电热器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电热器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坚定信心不动摇大力发展蚕桑业四脉麻

发布时间:2020-12-21 04:23:05 阅读: 来源:电热器厂家

坚定信心不动摇 大力发展蚕桑业---大姚县蚕桑产业发展记实

全国消息:蚕桑产业是大姚县的一项传统优势富民产业,近五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及“东桑西移”历史性发展机遇,把改造和提升蚕桑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后续支柱产业来扶持培植,通过艰苦奋斗、真抓实干,蚕桑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面积、产值逐年稳步上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成效显著。

一、产业化发展初见成效

(一)产业基地初具规模。2005年末,全县桑园面积10295.5亩,近四年发展桑园30581.71亩,2009年6个乡镇71个村委会550个村民小组11046户农户累计桑园面积达40877.21亩,投产24880.8亩,占总面积的60.8%;投产面积中,丰产桑园20000亩,占总面积的48.9%。连片面积1000至2500亩的有16个村委会,500至1000亩的有14个村委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蚕桑经济带。

(二)科技推广积极推进。全县累计推广省力化简易蚕台7180户9344套,推广率占总养蚕户的65%;推广地火垄4418个;抽烟排毒器2210个;自动加温补湿器155台,共计6783个(台),推广数占总养蚕户的61.4%,全县有155个共育点实现了温湿自动控制器育蚕措施;累计推广使用纸板方格簇80万片,纸板方格簇推广率达85%;四年累计举办培训班50期14000人(次),发放科普资料21000份,桑蚕农培训达到了100%。

产业效益显著。

1、经济效益显著。2009年,全县养种1.8万张,产茧650吨,蚕农售茧收入1577.9万元,全年平均斤价24.23元/公斤,张种产茧35.3公斤。随着蚕农养蚕收入的不断增加,活跃了城乡市场,增加了工商企业税收,推动了县域经济稳步发展。

2、社会效益突现。一是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全县直接从事栽桑养蚕的劳动力约2.5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15.8万人的15.8%。二是城乡人口就业增加。全县专门从事蚕桑生产指导、蚕用物资经营的城乡人口约200人,随着缫丝厂的建成投产,城乡就业人口会有所增加,将为全县的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3、生态效益明显。随着桑园面积的不断扩大,蚕桑种植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水土流失等恶性自然灾害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亩桑年可剪枝650公斤左右,可解决桑农部分生活燃料,有利于天然林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四)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全县从事蚕桑科技推广人员89人(县蚕桑站14名,乡镇农技推广中心18名,村蚕桑辅导员41名,县新丝路公司16名);在现有科技人员中具有蚕桑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有45名(其中: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11名,初级职称31名)。

(五)招商引资取得实效。2008年年3月初引进江苏如皋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兼并县云岭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云南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公司已注册1000万元资本金且开展工作,已完成茧站建设5座,县城缫丝厂建设项目已完成征地和土方回填工作,其它各项工作正按时间流程积极有序推进。

二、经验及效果

1、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领导抓发展。一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及东桑西移的机遇,依靠市场拉力,趁势而谋,举全县之力,积极发展;二是根据县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近年来,每年县委、政府针对蚕桑产业的发展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加以督促、落实。对发展蚕桑实行政府、公司扶持、农户自筹的原则,对部门、乡镇实行任务目标考核量化奖励的鼓励措施,为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2、蚕桑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2005年,由招商引资引进的大姚县云岭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和县蚕桑站共同发起组建县、村两级蚕农合作社,在县级成立了1个蚕农合作总社,在蚕桑专业村成立了41个蚕农合作社,形成了“公司+蚕农合作社+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使我县蚕桑产业组织化程度得以提升,产业发展逐步走上了“龙头”带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3、加大增产增效科技措施推广应用力度,提质增效促发展。一是推广锯桩芽接和简易芽接技术措施改造杂交桑11234.43亩,经实地验收嫁接成活率达84.3%;二是加大科技培训和指导力度;县蚕桑站、县新丝路公司共有26名科技人员长期蹲点基层指导桑蚕农管桑、养蚕。通过指导,桑区群众管桑养蚕技术明显提高,蚕病发生或损失显著降低;三是落实桑园不套种高杆及爬藤作物,及时翻挖和剪伐,合理管好肥水,及时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桑园管理技术措施;着力抓好养蚕“三项核心技术措施”的推广落实,到今年夏蚕饲养时,全县小蚕共育率、统一消毒防病率、纸板方格簇上簇率已达85%以上,提质增收效果明显,蚕茧质量名列全省之首。

4、国家级“东桑西移”项目工程及省级蚕桑高产创建项目实施顺利。2008年9月大姚县被国家商务部列为东桑西移工程建设重点县,项目确定的万亩蚕桑基地建设任务实际已经完成10196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1%;示范蚕房建设完成150个;小蚕共育室建设完成115个;推广自动加温补湿器155台;消毒机12台;消毒喷粉器500个;项目已通过州商务局初验,待国家、省级验收。2008年列项的2000亩省级高产创建项目已在金碧镇的席坝、胡屯;石羊镇的柳树、大中四个村委会1320户桑农中实施,共办培训班四期,培训农户5300人次,无偿发放蚕桑科普材料1400份,项目建设达到创建要求,实施的118.3亩核心示范区、2071.7亩示范样板和10068亩展示片顺利通过省、州级验收。两项目的实施为大姚县蚕桑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不足及下步工作思路

大姚县蚕桑产业发展建设工作经过四年多的真抓实干,桑园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群众已得到实惠,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是由于受茧丝绸价格下滑、生产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亩桑比较效益相对偏低,导致桑园管理粗放;二是栽桑养蚕群众管桑养蚕技术措施应用发展不平衡,户与户间蚕茧产量和质量差异较大;三是蚕期安排与桑园生产能力不相适应,规模效应未能充分发挥。

蚕桑是大姚县继烤烟双控后发展起来的又一项富民产业,持之以恒提质增效促农增收是稳步推进产业发展的一项长期工作。今后蚕桑产业发展重点是坚持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保巩固促发展,适度发展保目标的产业化发展思路。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定发展信心。坚定50000亩总量目标不动摇,坚持“市场萧条我发展,市场兴旺我发财”的理念,在各个发展阶段、各个生产环节,及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今冬明春乃致今后一段时期,以41个蚕农合作社为重点,坚持“三个100%”的原则(100%的好田好地种植,100%的良桑栽植,100%的地膜覆盖技术),每个行政村适度发展1500—2000亩新植桑园,确保栽植一片成功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县级挂点部门和涉桑乡、村蚕桑工作重点以保巩固、保稳定为中心,把增效稳桑作为考核内容。

(二)加大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提质增效进程。一是强化低产桑园改造,选择最佳嫁接节令,选用优良品种(盛东1号、农桑8、10、12、云桑1、2号品种),采用锯桩芽接技术对已植的杂交桑进行嫁接改造和对亩产鲜茧50公斤以下的低产桑园进行技术改造。二是积极引导桑农大力推行轮伐(春伐、夏伐),缓解养蚕用工压力,增加群众收入。三是集中力量大力推广“三个“100%”核心技术措施(100%的统一消毒;100%的小蚕共育或联户育;100%的纸板方格簇上簇技术)。

(三)强化蚕桑科技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指导服务能力。一是健全县、乡、村、组、户五级联动的蚕桑科技指导服务工作机制。二是加强对蚕桑科技示范户、乡村蚕桑科技推广应用乡土人才的发掘、培养、培训力度,以此辐射和带动全县广大蚕农不断提高科学管桑养蚕技术水平。

(四)建立公平、诚信利益机制,维护公司、蚕农合法权益。加强执法,确保蚕种安全以及合理收购蚕茧,保护公司、桑蚕农利益和蚕农生产积极性。一是严格执行《大姚县蚕种调供经营管理办法(试行)》,统一调供经省、州主管部门审查合格和群众认可的蚕种。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优茧高价、劣茧低价原则,建立由企业、县、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五级共同商定蚕茧收购价机制,严禁短斤少两和压级压价收购行为。

(五)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一是建立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长效机制,推行政府、企业共同投入,确保年亩桑投入推广费不少于50元,即:财政和企业各承担25元。二是成立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市场行情好时每公斤干茧提取1元的风险基金,基金统一由企业按年度上缴,上缴基金作为产业发展和蚕茧行情下滑时价格风险基金。

长沙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有效果

济南医院激光去疤痕多少钱

青少年预防白癜风的正确方法有什么

上海割包皮哪家医院比较好啊

南京哪家牛皮癣医院比较正规